服務熱線
13760493703
發布日期:2024-10-18 9:43:32來源:通運九州瀏覽:次
前沿資訊,國家將出臺新政策發展國際物流業,大禮包即將來襲
物流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、戰略性、先導性產業,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,是全社會物流總需求的主要來源。隨著大數據的不斷發展,以后是物聯網的時代,為了發展物流業,
《方案》指出,到 2025 年,物流業要在促進實體經濟降本增效、供應鏈協同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等方面作用顯著增強。探索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物流業制造業融合發展模式,制造業供應鏈協同發展水平大幅提升,精細化、高品質物流服務供給能力明顯增強,主要制造業領域物流費用率不斷下降;培育形成一批物流業制造業融合發展標桿企業,引領帶動物流業制造業融合水平顯著提升;初步建立制造業物流成本核算統計體系,對制造業物流成本水平變化的評估監測更加及時準確。
《方案》從緊扣關鍵環節、突出重點領域、加強統籌引導等三個方面提出了十六條政策措施。一是緊扣關鍵環節。主要任務包括:促進企業主體融合發展、促進設施設備融合聯動、促進業務流程融合協同、促進標準規范融合銜接、促進信息資源融合共享。二是突出重點領域。主要任務是在大宗商品物流、生產物流、消費物流、綠色物流、國際物流、應急物流等領域促進兩業深度融合。三是加強統籌引導。主要任務包括營造良好市場環境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、創新金融支持方式、發揮示范引領作用、強化組織協調保障等方面改進兩業融合環境。
《方案》要求促進設施設備融合聯動。在國土空間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中加強物流業制造業有機銜接,統籌做好工業園區等生產制造設施,以及物流樞紐、鐵路專用線等物流基礎設施規劃布局和用地用海安排。積極推進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,充分發揮國家物流樞紐對接干線運力、促進資源集聚的顯著優勢,支撐制造業高質量集群化發展。支持大型工業園區新建或改擴建鐵路專用線、倉儲、配送等基礎設施,吸引第三方物流企業進駐并提供專業化物流服務。
在重點領域,大宗商品物流方面,《實施方案》提出推動和支持鋼鐵、有色金屬、建材等大型制造業企業和工業園區提高煤炭、原油、礦石、糧食等大宗商品中長期運輸合同比例以及鐵路、水路等清潔運輸比例。擴大面向大型廠礦、制造業基地的“點對點”直達貨運列車開行范圍。鼓勵鐵路、水路運輸企業與制造業大客戶簽訂量價互保協議,實現互惠共贏。依托具備條件的國家物流樞紐發展現代化大宗商品物流中心,促進大宗商品物流降本增效。
國際物流方面,《方案》提出發揮國際物流協調保障機制、全國現代物流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等作用,加強頂層設計,構建現代國際物流體系,保障進口貨物進得來,出口貨物出得去。加強國際航空、海運、中歐班列等國際干線物流通道以及物流樞紐、制造業園區統籌布局和協同聯動,支持外向型制造企業發展。支持制造企業利用中歐班列拓展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市場。加快培育與我國生產制造、貨物貿易規模相適應的骨干海運企業和國際海運服務能力。圍繞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重點領域,鼓勵骨干制造企業與物流、快遞企業合作開辟國際市場,培育一批具有全球采購、全球配送能力的國際供應鏈服務商。發展面向集成電路、生物制藥、高端電子消費產品、高端精密設備等高附加值制造業的全流程航空物流,促進“買全球”“賣全球”。支持郵政、快遞企業與制造企業深度合作,打造安全可靠的國際國內生產型寄遞物流體系。
生產物流方面,《方案》提出鼓勵制造業企業適應智能制造發展需要,開展物流智能化改造,推廣應用物流機器人、智能倉儲、自動分揀等新型物流技術裝備,提高生產物流自動化、數字化、智能化水平。加強大型裝備等大件運輸管理和綜合協調,不斷優化跨省大件運輸并聯許可服務。加快商品車物流基地建設,優化鐵路運輸組織模式,穩定銜接車船班期,提高商品車鐵路、水路運輸比例;優化商品車城市配送通道,便利合規車輛運輸車通行。
消費物流方面,《方案》提出鼓勵郵政、快遞企業針對高端電子消費產品、醫藥品等單位價值較高以及紡織服裝、工藝品等個性化較強的產品提供高品質、差異化寄遞服務,促進精益制造和定制化生產發展。穩步推進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,推動提高生鮮農產品產業化發展水平。推動構建全國性、區域性冷鏈物流公共信息平臺,促進相關企業數據交換,逐步實現冷鏈信息全程透明化和可追溯。鼓勵企業根據市場需求,提升港區及周邊冷鏈存儲能力。支持生鮮農產品及食品全程冷鏈物流體系建設,加快農產品產地“最先一公里”預冷、保鮮等商品化處理和面向城市消費者“最后一公里”的低溫加工配送設施建設。
《方案》還明確提出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。充分利用現有政策渠道支持物流標準化設施設備推廣、鐵路專用線建設、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等。鼓勵有條件的制造企業剝離物流資產成立獨資或合資物流企業,符合條件的按照有關規定享受財稅政策。支持制造企業在不改變用地主體和規劃條件的前提下,利用存量廠房、土地資源發展生產性物流服務,其土地用途可暫不變更。加快修訂鐵路專用線管理相關文件,完善專用線共建共用機制,規范專用線收費項目標準和收費行為。
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同志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,與此前促進物流業制造業“兩業聯動”政策相比,《方案》更加突出“深度融合”和“創新發展”。其中,“深度融合”體現在物流業與制造業在供應鏈全鏈條上的戰略合作、相互滲透、共同發展。這不是要回到以前制造企業“大而全、小而全”、自我服務的傳統物流模式,而是在專業化分工基礎上形成“優勢互補、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”的深度合作。